2012年8月11日 星期六

真情的藝術:一項性靈上的要務 (1/2)

原始文件: The Art of the Genuine: A Spiritual Imperative
原文文件: http://wingmakers.com/downloads/artofgenuine(print).pdf




引言

能量的心【註1】是,已經變成和一些名稱,像是慈悲和感激(讚賞),相聯在一起的一些美德的源頭。這些美德都是那些界定了個體們的本質之強而有力的`心之頻率'的外在頭銜。`心之美德'是,在形式的世界裡居住於人類人格內的`不朽的靈魂'之感知與表達兩者的能量源頭。



自性(The self)被容納於`能量的心'之內,而從它那`心之美德'的平台(its platform of heart virtues)向外移動而進入到所有的次元--物質的和非物質的。`心之美德'是由讚賞(感激),謙卑,勇氣,慈悲,諒解,和寬恕所構成的。還有許多其他有著細微差別的美德存在,但這6個是製造出`能量的心'之平台架構--從這裡,自性或靈魂的界域(the realm of self or soul)得以運作—的基本美德或頻率。


Page 2

當這些美德,透過其他的生命形式(人類和其他的),被真誠地表達和接收到--排除了自我和心智的魯鈍(without the densities of the ego and mind)--時,它們的效力能以倍數增加並且是可維持住的。

一般的(燈)光並不協調一致(is incoherent),因為它是泛光(散射到所有的方向)而且那些光波彼此並不同步,因此沒有結構可以使能量加倍。然而,一束雷射卻能產生強烈的光,因為它是由那些`對著同一個方向,並且同步(phased)而能相互支援與強化'之協調一致的(coherent)光波所構成的。因為如此,所以雷射可以執行一般的光做不到的功能。

同樣地,那些`心之美德',當它們在一個個體裡面,或在一群個體裡面,是協調一致的時,就能夠產生一些奇特的,或似乎是超自然的(supernatural)效果。要做到這樣,需要在`心之美德的那些緘默或隱含的層面(內在源頭)'以及`它們的那些外顯的層面(行動 / 行為)'都是協調一致的。協調一致,在這種情況裡,意指`真正確實地結合在一起'(linked in authenticity and genuineness)。

那麼,你要如何把這些情感性的頻率帶入協調一致呢?這在Lyricus教導團【註2】裡被知曉為`真情的藝術'( the art of the genuine)

自我-心智(THE EGO-MIND)的知識結構

自我-心智 適應了我們的社會秩序而發展出了一套與`社會,或更廣的社會秩序裡的一個組群,之合意(consensus)'相對齊的價值系統。因此,大部分的我們的知識,道德,價值觀,態度,和行為,都是被3次元的世界(the three-dimensional world)之基本的社會結構所培養出來的。

自性或意識並沒有被包含在3次元的世界裡面;因此它無法被確切地以3次元的探究或甚至是最為邏輯的心智(大腦)來檢視。這就是在宗教的,哲學的和心理學的領域裡之基本的不穩定:那`無限的自己'無法被`適應了3次元的世界並且被綁在3次元的世界裡之心智'所揭露出來。

神秘主義斷定說,有一團謎是構成生命的基礎,並且困惑著 自我-心智,自我-心智 因此要尋求對於這團難以理解的謎之解釋和基本原理,而在這種搜尋裡,科學,宗教,心理學,和哲學被滋養和維持了下來。雖然這些工具或學科被許多人相信可以把我們的探究引導進入一種超越的意識(或知覺),但(事實上)它卻有點像是想用一架飛機去探測海洋的深度。

`自我-心智 的知識結構'觀察到了靈魂的漣漪,但是這些漣漪之深邃的源頭卻沒有人看到--它(這源頭)的結構一直是物質與非物質的所有事物之上層結構(superstructure)。這讓那`自我-心智'感到挫敗,並且有點無法信任,至少在了解到這個事實的那些人之感覺裡是這樣的。`自我-心智'在行動的意義裡找尋智慧的表達;而靈魂在其本身就是睿智的,因為它忠實地接收和傳送那些`心之美德'。

Page 3

`自我-心智'追求行動的成功,或是成果的報償;而靈魂則尋求要在形式的世界之魯鈍(稠密度)裡維持住一種`心之美德'的文化。自性(The self)被卡在,就某種意義來說,兩個世界之間,這兩個世界分享著一個共同的元素:目的。我們都察覺到了,在我們最為清明的時刻裡,生命有著一個更深的目的,尤其,特別是 我們的 生命。形式之片斷的世界對於我們的感官來說是引人注目的,但是它無法滿足我們對於`目的'之天生的渴求。

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此時在等待著他們的目的被揭開的人之`自我-心智'是挫敗的的原因。`真情的藝術'就是對於`我們每一個人內在的“心之美德"之更深的覺醒'與`它們在形式的世界裡之忠實的表達'這兩者之間的協調一致之練習。那些在他們的內在對於`能量的心'之頻率覺醒,並且在他們的行為和行動中實踐--盡他們目前最大的能力—這些頻率之表達的人,就是正在實踐他們的最高目的。

容我強調一下這一點:他們 正在實踐 他們的最高目的。它們沒有在尋找它。他們並沒有在疑惑它是什麼。他們並沒有為他們那似乎是難以記起的目的之謎團而挫折。他們就只是去實踐它。把它作為他們的生命表達之一種整體的基礎來過生活,並且追求要去增加在`他們所了解的他們的心之美德會是什麼'和`他們如何能夠以真誠來表達那些心之美德'這兩者之間之協調一致的程度。

`自我-心智 結構'將會更容易調準到`能量的心',當它認識到`它真正的目的正在被完成,並且不會被性靈之神秘的,看不見的本質弄得更難懂'的時候。這種調準會增強`個人透過他們的行為和行動,來達到對於他們的心之美德之真誠的 表達'之能力。

地球上那些關於性靈的作品,雜亂地塞滿了許許多多的警告,規定,戒律,守則,公式化的程序,以及秘傳的練習,而使得`真情的藝術'也許會像是簡單得太奇怪了,也因此是比較沒有力量的。然而,擁有真正的轉變與提高的力量的,卻是那些`美德之簡單的行動'(the simple acts of virtue)--不只是對於實踐它們的個人,也是對於所有在它的次元性的表達裡之更大部分的人類。

每一個個人都是`在那些形式的世界裡,他們所觀察和經驗到的實相結構'的一個活躍的參與者。這種參與的發生,主要地是透過了人類儀具【註3】的那些能量中心,以及它們與3次元的世界的那些交叉點。這些能量學(energetics),無論它們是多麼微妙,都是不斷變動地在形成你的實相,以那些`界定著你的上升的通道--從高貴純真,到對於那些新實相之有意識的共同創造--之感知的指標(perceptual markers)'在灌注入你的實相。

只對於`心之美德'有一種抽象的理解是不夠的。舉例來說,知道必須要對生命所帶給你的那些天賦表達出讚賞與感激是一回事,(真的去)表達出這種讚賞與感激是另一回事,然而懂得如何和在什麼時候,去以`建基於能量的心的那些頻率裡的一種真誠'來表達出這種讚賞與感激,則需要一種特別的覺醒--對於心的那些更為精細的頻率的一種調準,以及一種(願意)忠實地去跟隨美德的這些微妙的表示(these subtle gestures of virtue)之承諾。

Page 4

有許多人認為他們的生活應該要更為富有與富足。認為生命應該要依照他們的需求而開展。安逸應該就是他們生命力的體現(Ease should be the embodiment of their life force)。但已經有能量的魯鈍(或稠密,energetic densities)被無數世代的人類給沉積在地球上了。為了讓這行星把它的核心頻率轉換到一種更高的次元性狀態,這些稠密需要被轉變。具體化在地球上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個轉變的過程之一部分。渴望要移動到`那些阻礙了心之美德的自由與自然的表達之較低落的稠密'之外,是意識之天生的狀態,即使是這個過程也許會延展過不是數千也有數百次具體化在一個人類儀具裡面。

人類正在與這行星共同創造的,正是這種互相轉變的過程。一旦這件事在個人的理智和內心裡被真正地了解到了,那麼實踐 '真情的藝術' 就是一項性靈上的要務了。

練習`真情的藝術'

`真情的藝術'是一種精巧的練習。有慈悲,諒解,感激(讚賞),勇氣,寬恕,和謙虛的能量場,像一顆繭包圍著一隻將要成形的蝴蝶一樣地,包圍著人類儀具--每一個人類儀具。這些場是`最初源頭'【註4】印蓋在個人的靈魂之上的`能量的等同物'。它們以`在複合宇宙之那些更為寬廣的,相互連結的能量場裡的一些協調一致的擺動(或振動,coherent oscillations)'之形式,存在於我們的形式的世界裡,這些協調一致的擺動,Lyricus的老師們把它稱為`合一的領地'(the Domain of Unity)。這些場總合起來,常被稱為是`神性之愛'(divine love)--那循環流遍整個複合宇宙,支撐著所有暫存的和不朽的生命形式之,能量的“血液"。

透過對於那些 真誠的 感情之活化,個人會更為有效地與高效率地接取到這些智能的場(這些`心之美德')。那不是腦力或理智推理(the mind or intellectual reasoning)的問題。腦力會跟隨著`心,因為善意以及在善意裡的那些態度,而發出的那些引導性的衝動'而運作(The mind follows the leading impulse of the heart in matters of virtue and the
 attitudes therein)。練習`真情的藝術'就是在帶有磁性地吸引這些智能的場進入到你的意識(或知覺)裡,然後在你的行為和行動裡把它們表達給與你相遇到的`生命之所有的形式',在時間裡的每一刻,在空間裡的每一公分,都盡你最大的能力來這樣做。

這就是 練習`真情的藝術',而當這被做到了,你的感覺會變得被更為神性地啟發了,更為精力充沛地具有磁性,在各方面都更為解放。行為之基本的真義就在於,儘管有著`對於社會文化之適應'的壓力,也不要忘記了你與最初源頭之`神性的連結'與`共同創造的能力'。但如果你忘記了,必要的基本行動就是去重新憶起和重新建造這種連結,而這要透過那些`心之美德'來做到。

就如你可以看到的,這個練習有兩個主要的要素:把圍繞著你的那些智能的場吸引進來,並且在你的行為和行動裡把這些情感和態度表達出去。大部分的人所做的,是去表達出他們的情感,而沒有去吸引圍繞著他們的那些智能的場--沒有去“吸入"那在所有的時刻,所有的情況裡都圍繞著他們的`神性之愛'。

Page 5

因此,要練習`真情的藝術',你的感覺(情)必須是從那`提供給你,連接到最初源頭的連結,以及那些共同創造之表達的潛力,之能量的“泉源"' 被引入的。從你的存在的開始,這種連結就已經存在了。它不是新近才被創造出來的。也許,反而是,它是新近才被忘記的。如果你把第2頁的圖示形象化並且把你自己置身於中央,想像你正在吸引那些`心之美德'進入到你的意識(或知覺)並且在如此做的同時,擴大在你和最初源頭之間的連結,你就是正在清理那些`能把這些美德之真誠的感覺接收進入到你的意識(或知覺)而作為一些新的智能模式和新的行為表達'之通道。

這種形象化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被進行,而它將會幫助你認出這個連結的整體性。我們與最初源頭之間的連結,並不是只建基於慈悲或寬恕之上,它是建基於6種美德之上的,而雖然這些頭銜或稱號就像是它們真正的意義(從能量的觀點來看)之外殼,它們也近似了我們每一個人被最初源頭的聖靈(the spirit of First Source)給擁抱住的方式。這個練習的一個部分是要去看到,隨著你的練習和運用你的想像力,你對於這些名稱或描述的領會和理解,在擴大和轉變。

有一種`智能的相互傳輸'會發生在這個練習裡,而隨著時間的過去,它將會引導著你,當它變得更為一致(unified)時。它將會加深和擴大你對於這些美德的領會,以及它們如何可以被以一些新的方式來表達—一些你也許從來都沒有想像過的方式。

對這個練習要有耐心。

`真情的藝術'會被稱為是一種 藝術,是有原因的。它並非像在數學裡你可以有對稱的能量輸入和輸出一樣地是合乎理性推理的。你是在把你的意識(或知覺)開放給一個在任何時候都圍繞著你的`智能的場域'。你是在把這種智能吸引到你的3次元的生活裡而作為一種`共同創造的力量'(a co-creative force)。這個`共同創造的力量'是強有力的,動態的,並且是有著神奇非凡的智能的。它將會觀察你的練習,在它浮現出來要融合之前。

這種`你的意識與“合一的領地"(the Domain of Unity)之融合'在形式的世界裡被稱呼為許多不同的東西。但不管它的名稱是什麼,練習`真情的藝術'會加快這種融合。它是給那些想要`運用藏在他們記憶裡的神性的事物(wish to exercise their divine memory)'並且`加強在他們自己,他們同伴的存在體,和最初源頭,這三者之間的關係'的人的一種訓練。在這種加強裡,那圍繞著你的`意識的場'會具有磁性地把`正在被帶來給這行星的那些新的光與熱(或輻射,new radiations)'吸入到 你的 生命之小宇宙(your microcosm of life)裡。你可以將這些新的能量作為在那共同創造的過程裡的一些新的元素來把玩(play with),就像是一位畫家在它的調色盤上接收到一些新的顏色時那樣。

這6種心之美德從我們的創造者那裡被給予了我們每一個人,以便我們可以再把它們表達--盡我們所能地忠實--給我們同伴的存在體們。那就是在我們(三者之間)的關係裡的目的,就像它能被以語言描述出來一樣地那麼簡單。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這些美德上時,我們就是開始在練習它們的表達了,甚至在我們(只是)想到它們時也一樣。當

Page 6

我們想像它們的圓滿豐富--它們的那些能量結構--時,我們就是在一種新的,更為強而有力的層面上練習它們了。這練習並非只是表達;它也是沉思與探究(study)。

你們也許會覺得奇怪,為什麼 沒有在這6種美德裡。就像陽光,當它穿過一個稜鏡時,會變成一種色彩之多重顏色的光譜。愛也一樣,當它通過`合一的領地'時,變成了那些`心之美德'。愛是複合宇宙中最深的結構。它穿越過所有`存在的次元'與`意識的場',一直到它碰上了結晶(或具體化,crystallized)在一種生命的形式裡之`最初源頭的印記'(the imprint of First Source)。如果那生命形式是有感覺力的, 由腦力和心兩者的智能所組成的,愛將會在那些`心之美德'裡傳送它自己,而進入到那個別的實體之意識(或知覺)裡,照亮它與最初源頭的連結,一直到那實體--封裝在一個人類儀具裡的--重新甦醒為`靈魂之清澈的眼睛'(the clear eye of soul)。

這6種心之美德彼此交融在一起,並且形成了那,把有感覺力的生命熔接在`合一的領地'裡之`愛的黏著劑',而它們的那些陰影,雖然是相對地較為微弱,也把生命黏合在那些較低的次元裡。當那些敵人,指控者,誘惑者,以及艱難困苦進入到你的生命中時,它們會抓住你的注意力,把它拉入社會秩序之適應裡,離開了的那些真誠的感覺。這種情況以不同的程度發生在所有人的身上。

練習`真情的藝術'將會使你能夠去以一種也許會讓你驚訝的熟練來恢復和重整你情緒上的平衡。`心之美德'是具有磁性地強大有力的,因為它們的質地是`神性之愛'--複合宇宙之最為強力的力量。當你實踐這些美德時,它們把你從社會秩序之適應裡拉出來,並且把你置於一種 共同創造 --而非 共同反應(co-reaction)--的位置裡。

廣大多數的人們都是在實踐社會秩序,並且屈服於`共同反應'的支配。情緒被燃燒起來,平息下去,以恐懼來充滿著心智,支配著身體,而且普遍地讓所有人的生活都變得更為艱難。更有甚者,那種`當一個人達到了“與最初源頭共同創造"的狀態中時之熟練掌握的感覺'不見了,或大大地被減弱了。在這種共同創造的狀態裡,(不管)實際的或想像的,`心'被充滿了生氣,並且在(與其他存在體的)關係中展示出藝術性的
效果,直覺地知道如何`不起共同反應作用'地去導航。

我一直抗拒著要去精細地定義出那6種心之美德的誘惑,但我會對它們的定義提供一個出發點,以便你們能夠依據你們自己的體驗與洞見來加以潤飾。

讚賞:在那些微妙的層面上,這種美德是聚焦於`最初源頭包圍了我們同伴的存在體們而作為一種意識(或知覺)的場,而這種意識(或知覺)合一(unifies)了我們'的一種特定的覺醒之上的。如果我們是合一的,結果就是我們作為一種集體的意識而運作--在某種更深的層面上,而在這種位置裡,我們分享著一個共同的目的,這目的是被豐富地織造出來的,至高重要的,然而卻是神秘的,動態的與不確定的。這種覺醒,或甚至是信念,會把我們的焦點從我們個人生活的那些微小細節上,轉移到我們作為一個族類之目的的遠景上。

在一個較為實際的層面上,讚賞在那支援著關係之忠誠與結成的`感激之情的細微表

Page 7

示'裡(in the small gestures of gratitude)表達它自己。讚賞的那些更深的層面,使得那些相對地是表面層次的表達,帶著真誠,因為它們是源自靈魂的那些頻率,而不是自我(the ego)或心智(mind)的那些動機。

謙遜:靈魂表達那來自最初源頭之`愛的頻率'。它最重要的目的,當具體化在人類儀具裡頭時,就是把這種精細的,崇高的愛的頻率,循環流通給人類儀具。毫無意外地它會發現,和腦力(mind)比較起來,心是一個更為樂意的合作者。謙遜就是領悟到--心,腦力,和靈魂,在最初源頭的恩典裡相互混合。它們特有的存在,是藉由來自最初源頭的`愛的施與'而被維持的,就像一顆樹是被陽光所維持的一樣地肯定。

在我們的行星上之宗教的,心理學的和哲學的資料裡,有大量的關心被給予了腦力。當一個人想到這方面的事時也是如此。在一個較為細緻的層面上,許多人相信,他們所想的引起他們的感覺,那些感覺再創造出他們的振動速率,而這種振動速率吸引來了他們的生命經驗。因此,應用這個邏輯,把好事吸引到我們的生活裡來的方法,就是要想得正確,免得我們吸引來禍害或困難。

謙遜了解到,那代表著你的存在體--你完全的身份--並非被構成為是一種腦力的連鎖反應。而是,那是`愛的臨在'被具體化在人類形式裡,而這種愛在`心之美德'`沉思的頭腦之清澈的智能'以及`心,腦和靈魂之共同創造的追求'(這三者)裡表達它自己。謙遜是這種愛的頻率之表達,知道它是來自那已經存在於一個更高的次元裡(之源頭),而在這個次元裡,愛不是一種多愁善感和情緒沉重的東西。它是一種解放的力量,依據`最初源頭的原型'(the archetype of First Source):一切為一。一切皆平等。一切皆神聖。一切皆永生。--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