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3日 星期二

依心而活 2/6 (第二章)


原始文件:http://eventtemples.com/downloads/pdf/Living_from_the_Heart_(Chinese_Translation).pdf


第二章:When-Which-How 的練習



表達心之美德是一種 實踐 而不是一種哲學性的講座或形而上學探索裡的抽象過程 或導向某種可驗證的“證據"之科學步驟。它需要你去了解它的架構並且在你的日 常生活裡開始去練習它。這種練習最好是被以`對你的 when-which-how(何時,哪 個,和如何)的練習之表現沒有過度的批判而來操作'的一種實驗態度來實施。這 練習是由以下幾點所構成的:

何時 你要把心之美德(或其中的任何分支)應用到一個特定的生活境遇上;
哪個(些)是你要應用的;以及
如何 把那些美德表達在那境遇裡

這種`何時'和`要用什麼'以及`如何去表達它'的過程是沒有操作說明書的。有太多太多的可變因素存在了而不可能去選派一些明確的指導方針,而這正是為什 麼,一個內在協調的高等狀態是運作的理想平台的原因,因為這使得你的直覺在每 一個特定境遇的當下就能夠引導你的練習。

就是在這種練習裡,你將會找到`如何在當下去經驗生命,以及如何去把六種心之 美德編織成,能把你的生物場(biofield)吸引到你的總體人格之最高意識,的一種 表達'之實際的教導。讓`你內在最深的指導者(你的靈魂)在二元性(duality) 的領域裡揭露出它自己'成為可能的,就是這種磁性的吸引(magnetic draw)。 這就是 when-which-how 練習的目標:把你的靈魂吸引到 肉體-腦力 的經驗裡來,並 且讓它能夠在時空的領域裡引領你的生命的表達。

成為使這個目標達成的力量,是心的意圖。有許多關於`腦力的力量,意圖的影響 力,吸引力的定律(the laws of attraction),以及這些要素的密切配合在物質世界 裡的達到成功'之作品被寫出來了。讓我說清楚,我不是要去給`想實現他們心裡 的欲望的人,在心中燃燒著的野心之火'澆冷水,但那是一種很重要的區別,要了 解到`依心而活 '並不連結到一種利慾的野心或成就。把靈魂吸引到人格的駕駛 座裡來是`心'天生的欲望,因為知道這樣會解開`個人去表達出貯存在他們內的 光之品質'的藍圖。

這並不表示說,個人突然就會開始去以人類習慣的--出書,演講,網站,音樂, 美術,等等的方式來表達出智慧。就大多數的我們來說,對於`貯存在我們內的光 之品質'的表達,是包含在,我們生命中的一些最短暫的片刻中,我們的心的表達 之最微小的細節裡的。就好像我們在走過生命的路途時,留下了一縷光和一些神性 的火花,而這種行動--並非是寫作,知識的分享與獲得--是這個時候最被需要 的。這就是從你的心被解開而如此忠實地被分享出來的東西。

在人類裡有一種剛剛才展露出來覺醒是說,人類的命運是被族類的心智--就某種 意義來說--它的集體意圖,所配置出來的。在個人的層面上有一個類似的程序在 運作著,而科學家和研究者們像是 Schwartz, Korotkov, Popp, McCraty, Tiller, Radin, Emoto, Nelson, Penrose,和其他許多研究者們,正設法要去闡明意識是如

Page 12 © 2007 EventTemples.com


何能在它們所居住的身體之外產生影響和交流的;意識如何能在它們的直接的學習 之外吸收或接取那些知識系統的。這些研究者們正在設計一些以三次元為基礎的科 學實驗要來分析一些意識發源自其中的 次-量子 領域(有點像是用一付望遠鏡要去 研究原子的本質)。

在他們碰觸到這個更為巨大的實相之邊緣時,他們將會發現一些微弱的迴響,但那 不會滿足一個人在發現這個被稱為意識的`浩瀚神秘的拼圖遊戲'之邊緣時,所升 起的一些“該怎麼辦"的問題。那些回答“該怎麼辦"問題的答案被包含在心之美 德的練習裡,因為這練習建立起了一種回饋系統。這種系統會精鍊意識,活躍它的 辨識力,並且開啟它去看到`使得經驗者能夠去調整他們對於,與六種心之美德裡 的每一種都聯繫在一起的 光-能量 之表達的,那練習的能量上的反應'之能力。

六種心之美德作為主幹

when-which-how 練習的主要指導原則之一就是,一個人的生命經驗之主幹(核心焦 點)就是 依心而活 。我們的最高目的之引力核心就像是磁力幅射,把我們被具體 化的目的吸引到我們的生活中來。舉例來說,如果你的精神學習是由你的 when- which-how 練習(依心而活)之主幹所生出的,一個能吸引來那些和你的基本核心 練習對準的精神學習物之磁場就會被創造出來。如此,當你在從事你的精神學習 時,它們(你的精神學習)會被回編進入到主幹裡--就它們對於 依心而活 之適 宜性和有用性的方面。它們是自我強化的,並且和那主幹起共振,並且,如果它們 的共振有稍微的不完全,你的那些辨識的力量就會被啟動來解決這種共振的欠缺。



Page 13 © 2007 EventTemples.com


許多人有著不同的主幹,像是“對於我的目的之表達 "或“對於富足生活的追求 "。這些都不是不好的選擇,但了解到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它們在一個人的生 活中創造了一種不同的引力核心或共振場,這依次再吸引來一種不同的能量的支幹 系統。那些自與“依心而活 "相關的主幹所生出的支幹,其發展與主幹對準和起 共振,而在追求這些支幹裡的一個之過程中所學習而得的,將會返回進入到主幹, 並且支持和滋養它。就像所有的主幹一樣,它(這些支幹)是自我強化的,不管在 本質上它是自私或利他的。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當你遇到一個事件,問題,或目標--或也許有了一個靈感或新 的關係,你可以應用 when-which-how 的練習到這些遭遇上,並且從這種觀點盡力 來面對(orchestrate)你的遭遇。要記住,在每一個遭遇裡都存在有能量的不同面 向(dimensions):物質的,情感的,腦力的(mental),和精神的(spiritual)。 光是想到它,那錯綜複雜性就會相當令人卻步,然而那練習,如之前所說的,並不 是要被以它的完美的表現,或它的分析的精湛技藝來評定的,而是要被以意圖來執行和帶領的。


在每天的生活中我們所聚焦於其內的那些領域,是在事件,啟發,人際關係,目 標,和問題之間轉換的,而在這些遭遇的每一個裡,我們都有著一些來自一種能量 的觀點(即,物質的,情感的,腦力的,精神的)之多重的活動場(multiple playing fields)。當你表達一種或更多的心之美德到一個遭遇裡面,你然後就可以 觀察它在那事件或那些關係者之中的影響。那觀察的結果然後就能引導你後繼的表 達,它的強度,它要針對誰,以及它的持續。這種表達和觀察的循環使得一種更為 細密的表達成為可能,而在通達情感自我熟練的途徑上引領你向前走的,就是這種 調整。

裡面有什麼是要給我的?

在寫這份文件時我幾乎在同時就聽到了這個問題。在你腦子裡的某個地方,你很有 可能正在問這個問題:“為什麼我要在意情感的自我熟練呢?做 when-which -how

Page 14 © 2007 EventTemples.com


的練習我能得到什麼呢?"我可以了解這兩個問題的根據,因為我們的社會規則是 很可理解地連接到利慾的野心和成就的,而通常是為了某種收穫,報償,和/或 認 可。

情感的自我熟練是`你在時空世界裡作為一個靈性的存在體之成熟'的反映。換句 話說,在你的心之核心裡的情感性能量是那媒介物,在其中你把你更高的自己表達 到時空的次元裡,並且提供了這些在地球上的能量一個基礎,以及把這些能量分享 給生存在地球上的那些生命--人類和動物兩者都是。因此,情感的自我熟練之達 成會如此緊要的原因在於,它使你的最高目的和靈魂能夠在你目前的一生裡臨在而 去展現出它自己。

說`如果你擁有了情感的自我熟練,你會以最少的扭曲--來自於物質身體和腦力 --來活在地球上,就像靈魂一樣'並不誇張。肉體和腦力變為不僅是一種你的性 靈(your spirit)在時空世界裡運作的實現力量(enabling force),而且給你的靈魂 或內在性靈(inner spirit)帶來較少的抑制或阻礙。簡單的說,你以靈魂的身份活 著,而這 是 你的目的--被精鍊到它的最純粹的定義。

你所是的那個`最初的本體'(The original essence that is you),在最初誕生之時 就被鍛造成一個強化的精神體(a tempered spirit)。只有在它的穿越過那些時空世 界的旅程中,它才會發現心智(或腦力)的不成熟,軟弱,易受傷,以及批判和分 離的狀態。情感的稜鏡是肉體和腦力兩者的治療工具,因為它使得那`最初的本 體'得以走出來,在這個實相裡變得明確,並且為了那最大的善而來協調安排 (orchestrate)你的肉體和心智的那些遭遇。

when-which-how 的練習是有轉變能力的,強化了生存的一種新方式,這種方式賦予 你力量去從現代社會已經如此有效地建立起來的那些習慣性的想法和做法中脫離出 來。它把你從分離的感覺移動到相互連結的情感(sensibility)--我們 意識(we consciousness)是比 我 意識(me consciousness)更為有活力和意義的,而就是在 前者的存在狀態裡,那些真正偉大的事物才會被吸引(magnetized and attracted) 到人類作為一個整體的意識(知覺)裡。

現在,對於第二個問題:“做 when-which-how 的練習我能得到什麼呢?"在你開 始去做那練習的時候,你將會感覺到,發生在外面世界的事--個人的和非個人的 都一樣--並無法限定或塑造你的內在狀態,除非你容許它可以。換句話說,你將 會獲得一種穩定和控制的感覺。在做這個練習的初期裡,這是進步的一個值得注意 的面向(aspect)。

一種新浮現的力量授權的感覺會逐步形成,在你發現你對於那練習的藝術性和勝任 能力有所改善的時候,而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講,這將會需要 3~6 個月的專心練習。 這是`腦力和 自我-人格(ego­personality)的那些深深陷入常規的(反應)模式不

Page 15 © 2007 EventTemples.com


在支配你與一個遭遇或事件的互動方式,以及你的那些直覺的機能對於六種心之美 德的微妙表達正在甦醒'這件事的實現。

六種心之美德有 63 種表達的組合。這些組合又會被更進一步地變奏而呈多樣化, 根據它們被表達的順序,它們的持續性,以及被用來傳遞那(些)美德給一個事 件,個人,團體,或遭遇的`能量的表現'(物質的,情感的,腦力的,和精神 的)。就是這種表達的錯綜複雜性,才會吸引來那一度被最初的練習所啟動的,直 覺的機能。你必須要學習去信任的,就是這種直覺機能,不管你腦內的對話會告訴 你什麼。

要記住,直覺的見解源自你的心的智能,從你更高的自己那裡升起,而就是這種加 深的連結,使你能夠去以`為了要進步到情感的自我熟練,那練習所需要的藝術性 和能力'來揮舞表達的 63 種組合。換句話說,你必須要信任你的直覺的天性,而 在如此做的當中,你將會直覺地了解到,如何去把六種心之美德應用在你生活中各 種不同的遭遇裡。

要注意到,達到情感自我熟練的一種最初的程度之時間架構是 3~6 個月。老實說不 是很長的時間,但是在今天的立即滿足的世界以及被腦力所驅動的利欲野心中,它 似乎會是一段極長的時間。從事者的責任是去持續不懈,而不要把焦點集中在那些 結果,或對於他們練習的成績之主觀的分析上。腦力和 自我-人格 在發展的這個階 段中巴不得要去提出它們的分析和判斷,但是這種判斷的提出並未對那些在練習中 指引著從事者之更深的程序有真誠的了解。

“六種心之美德格網"的冥想

在第一年裡,通常是在接近尾聲的時候,“依心而活"的從事者會變得越來越察覺 到,他們正在裡面運作的,可被比作是一種包圍著他們的能量格網的,一種系統或 架構。它會像是看得見那格網,描繪在下一頁的圖解裡,並且在中間的圓圈裡運 作,那圓圈是`神性的愛'的象徵性位置--六種心之美德的交叉點。

從這個格網裡運作是一種冥想的形式,但不像我們通常認為的冥想:放鬆覺察的內 在狀態。這(格網冥想)不僅是一種主動的察覺和表達之外在狀態,而且是源自 `活在神性之愛的“中心圈"並且知道你被 when-which -how 練習的那些技巧所包 圍著'這種感覺的穩定性。這個練習使得你,為了要把適當的情感能量注入到一種 遭遇中,在任何領域裡都能夠自你的中樞(your center)升起。這是來自你的心之 治癒的,再平衡的,再賦予活力的能量,要把它自己分享給任何一種情勢或人類境 況。

Page 16 © 2007 EventTemples.com




這是一種在一整天裡都要練習的主動冥想,而且當你在一個個的遭遇之間移動時, 需要某種程度的視覺化。那個你可以保持在你的想像中的形象就是,六種心之美德 的格網就像一種能量的全像(立體)照片一樣地包圍著你,從你的身體向所有的方 向往外延伸 3~5 公尺。在你練習這種視覺化時,你將會及時地開始去把它看成是你 的能量體(energetic body)的一種伸展,不是一種分開的想像的格網,而是你的 能量體的實際結構。這取代了那長久以來的,與脈輪(chakra)系統的那些顏色, 頻率,和特徵聯結在一起的抽象概念。

關鍵性的要素是,你要去想像,你的存在之最中心的部分陷入了神性之愛裡面。它 就好像是你的存在--不管你是物質性地位於世界的何處或你正在遭遇的是什麼- -在神性之愛裡被浸透了,並且被技術熟練地連結到六種心之美德和它們的 63 種 變化。這個能量的格網,被固定在神性之愛裡,能夠在剎那間動員起來,以不斷在 增強的精湛技藝召集出六種心之美德的表達。

“六種心之美德格網"的冥想是一種去把那架構固定到你的日常生活裡的方法。它 是一種藉由`你的腦力之富於想像力的過程'和`你的心之信念結構'一起運作,

Page 17 © 2007 EventTemples.com


並且和`依心而活的構成的意圖'對齊,來讓你把那些原則固定在你的行為裡之方 式。

良性循環之技術

我們全都聽過惡性循環--有時一些負面行為似乎會彼此加深,一再重演那些貪 婪,妒忌,悲痛,猜忌,責怪,批判,或憤怒的感覺,好像它們就是根深蒂固地在 我們的天性裡,而我們沒有力量去停止收割它們那些不幸的結果一樣。那些負面情 感的惡性循環耗盡我們的能量,窒息我們的創造力,並且,如果不受管束的話,會 把我們引到沮喪之乾涸的沙漠,堵塞了在我們的腦和心之間的靈性的流通(the flow of spirit)。

也有良性循環 能夠從一個人生活中的所有面向裡,去發動出依心而活的那些正面 的結果。when-which-how 練習是良性循環的動力產生器,當它應用在個人的依心而 活之上時。這個練習的核心特性之一就是要提供它一個能量來源,就如同你必需提 供像是風力,水力,太陽這些自然的能量來源給一部動力產生器一樣。

支持著 when-which-how 練習的那些能量來源之一,就是 良性循環之技術。這需要 你去投入 10~20 分鐘的時間,覺得想做的時候就做(as frequently as you are guided),去執行一種簡單的能量的流入(energetic inflow)。這是一種不必費力 的活動,以一種腦力和身體之平靜與警覺的狀態來呼吸,然後以下面的順序重複大 聲地唸出六種美德:


  • 讚賞與感激 
  • 慈悲
  • 寬恕
  • 謙卑
  • 諒解
  • 勇氣


當你在唸每一個(美德的)名字時,讓它在你裡面發出回音或迴響,就像你的內在 狀態是由一個巨大的峽谷構成的一樣。在你持續以讚賞與感激,慈悲,寬恕,謙 卑,諒解,和勇氣的連續順序重複唸出這些字時,想著它們的能量的含意; 感覺 它們,並且讓這種感覺充滿你,擴張進入到你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裡。多演練

這個技術,你就會看到六種心之美德如何地串在一起,仍是有所區別,然而卻互相 連結,像是一個馬賽克(mosaic)平台。當你在做這個動作時,每一個名字都會在 能量上帶來一種,變得越來越根植到你的 身體-腦力 意識裡的頻率。

就像任何重複的循環一樣,那裡會有一條`更新那循環,並且讓它持續通過在日常 生活中我們全都會碰到的,使注意力分散的引力(the gravity of distractions)'之 衝力途徑存在著。良性循環是藉由這種簡單的活動而被維持的,所以我建議,特別

Page 18 © 2007 EventTemples.com


是在你進入 when-which-how 練習的應用之旅程的一開始,把它用來當作一種啟動 良性循環的方法。

隨著時間的過去,你將會被你內在最深的自己所引導,去把這種技術從內在的準備 (internal contemplation)和能量的吸收,轉變成表達--或是把每一個名字的那 些能量的編碼(energetic codes)往外送。在一開始,這通常會採取`把每一個名 字的能量散發給你所愛的人,朋友和家人,以及那些和你有一種特殊的連結的人' 之形式。這種表達也可以被指向一些事件和被捲入那些事件裡的人們 和/或 動物。

對於你們之中的那些已經陷入情感的混亂之惡性循環裡的人,這個技術對於突破那 惡性循環的“流沙"尤其有幫助。我了解,就一個技術而言,它似乎是太簡單了而 因此,你可能會問說,它怎麼會有深刻的效果;但這些名字的重複複頌自有其力 量,因為被包含在每一個名字裡頭的深沉的,堆積成層的意義。在你開始練習這技 術之前,可以先讀這份文件的附錄,那裡對六種美德裡的每一個都提供有一種初步 的定義。


Page 19 © 2007 EventTemples.com